2025中超焦点战:王燊超争议犯规引发裁判尺度大讨论
2025赛季中超第25轮,北京国安与上海海港的比赛中,王燊超的犯规引发广泛争议,裁判判罚尺度成为焦点。

在2025赛季中超第25轮的焦点战中,北京国安与上海海港的对决引发了广泛关注。比赛的上半场补时阶段,上海海港的王燊超在禁区内对北京国安的外援法比奥犯规,主裁判在观看VAR后判罚点球但仅出示黄牌,这一判罚引起了媒体和球迷的广泛讨论。
从慢镜头回放来看,王燊超的左脚直接踹在法比奥的小腿上,动作的危险性显而易见。根据足球规则,此类犯规通常应被红牌罚下,但裁判仅给予黄牌警告,让海港队逃过了“红点套餐”。这一判罚引发了外界对裁判尺度的一致质疑。
媒体人魏老师表示:“如果这球给红牌,一点问题没有。王燊超作为老将,这个动作太不应该了。”而博主斯文已逝则从规则角度分析,认为守方在禁区内犯规破坏明显得分机会,一般应降格为黄牌点球,除非是“冲人不冲球”的恶意动作才应直接红牌罚下。在他看来,王燊超的背后蹬踏动作明显是冲着人而去,裁判的判罚尺度值得商榷,足协应当对此进行评议。
媒体人李平康则从历史角度回顾了国安在关键比赛中遭遇的争议判罚。他提到2007年国安与长春亚泰争冠时,原本安排的韩国裁判因对方投诉被更换,最终一场比赛漏判四个点球。18年后的今天,国安再次在关键战中遇到外籍裁判的争议判罚,而这场比赛的裁判亚历山大-金恰好是海港主帅穆斯卡特的老乡。李平康质疑国安是否应考虑申诉,暗示裁判的选择可能存在潜在的不公。
王燊超作为资深球员,并非第一次陷入争议。此前他因在国家队比赛中偷戴项链首饰而被足协处罚,取消其国家队入选资格一年,并遭到俱乐部罚款和通报批评。这次他的犯规动作再次将其推上风口浪尖,也让外界对裁判的判罚标准产生疑问。
这场比赛的结果可能对中超冠军归属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裁判的每一次判罚都显得尤为关键。在职业联赛中,VAR技术的引入本是为了提高判罚的准确性,但此次争议显示,技术辅助并不能完全消除主观判断的影响。足协是否需要进一步明确规则执行标准,尤其是对红牌点球的判罚尺度,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对于国安来说,是否申诉是一个需要权衡的问题。一方面,申诉可以表达对判罚的不满并施加舆论压力;另一方面,申诉可能难以改变比赛结果,反而让球队陷入更大的争议漩涡。无论最终结果如何,这场比赛再次凸显了中超联赛在裁判水平和规则执行方面仍需提升的空间。球迷和媒体期待的是一个更加公平、透明的竞赛环境,而不是让争议成为比赛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