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斯诺克亚太Q School:新星崛起与职业梦想的启航
2025年斯诺克亚太Q School在泰国曼谷圆满落幕,12位选手获得职业资格,中国军团表现亮眼,6人成功晋级。

赛事概况
2025年5月16日至20日,斯诺克亚太Q School在泰国曼谷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赛事由世界台联主办,泰国台球协会承办,吸引了超过300名选手报名参赛。比赛采用单败淘汰制,每轮均为抢7局胜制,最终决出前12名获得职业资格。
中国军团表现亮眼
中国选手在本届Q School中表现尤为突出,共有6人成功晋级前12名,占据了半壁江山。这不仅体现了中国斯诺克近年来在青训体系上的成果,也标志着新一代年轻球员正逐步接棒前辈,成为中国斯诺克未来的中坚力量。
新生代代表:徐思远强势登顶
年仅19岁的徐思远成为本届赛事的最大黑马。这位来自江苏无锡的小将此前在国内青年比赛中屡获佳绩,但在国际赛场尚属新人。此次他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在决赛中以4比2战胜中国台北名将林俊宏,夺得冠军,直接获得职业资格。
经验派回归:李行重返职业舞台
老将李行也在本届赛事中表现抢眼。这位曾短暂征战职业赛场的老将,在经历几年低谷后,凭借稳定发挥再次杀回职业圈。他在决胜轮中以4比1击败日本选手佐藤悠真,获得第8名,顺利拿到职业资格。
日本与韩国选手表现分析
日本和韩国选手在本届赛事中整体表现较为稳定,虽未有选手进入前三名,但多名选手进入前32强,显示出亚太地区斯诺克整体水平的提升。
日本选手
林启明:曾在英国接受训练,打法偏欧式,长台精准度较高,最终排名第七。 佐藤悠真:经验丰富,心理素质过硬,虽在决胜轮失利,但仍展现出不俗实力。
韩国选手
金宰勋:技术全面,节奏控制能力强,打入16强。 朴志勋:防守反击型选手,多次化解危机,最终止步于32强。
印度与澳洲选手:异军突起的新兴力量
本届赛事中,印度和澳大利亚选手的表现同样值得关注。随着斯诺克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这些非传统强队的选手开始崭露头角。
印度选手
阿迪亚·梅塔:曾在亚洲青少年锦标赛中夺冠,本次打入32强,展现出强劲上升势头。 普拉蒂克·巴哈特:打法激进,多次上演逆转好戏,最终止步于64强。
澳大利亚选手
卢卡斯·格雷厄姆:身高臂展优势明显,长台命中率高达75%,打入16强。 艾丹·麦克唐纳:节奏掌控出色,多次利用安全球消耗对手,最终排名第15。
技术亮点与战术趋势
从本届Q School的比赛来看,现代斯诺克呈现出以下几个显著趋势:
- 攻守平衡成为主流:过去依赖纯进攻的打法已难以立足,越来越多选手注重防守布局与心理博弈。
- 心理素质决定胜负:在高水平对抗中,心态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许多选手在关键时刻因紧张失误而痛失好局。
- 年轻化趋势明显:平均年龄下降至21岁,新生代选手更具冲击力与创造力。
- 技术细节精细化:选手们普遍重视击球角度、母球走位等细节,反映出训练科学化程度的提升。
赛事影响与展望
对于成功晋级的12位选手而言,这只是他们职业生涯的起点。接下来,他们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需要迅速适应职业赛程、调整心态、提升技战术水平。
世界台联主席杰森·弗格森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非常高兴看到亚太地区涌现出这么多优秀的年轻选手。Q School不仅是选拔机制,更是培养人才的平台。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投入,推动斯诺克在全球的发展。”
此外,据透露,世界台联正在考虑在2026年设立女子Q School,进一步拓宽女性选手的职业路径。
结语
2025年斯诺克亚太Q School已经落下帷幕,但它所点燃的梦想之火仍在燃烧。无论是站在领奖台上的胜利者,还是遗憾离场的挑战者,他们都用自己的汗水和坚持书写着属于斯诺克的故事。
正如那句古老的台球格言所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每一个打进职业圈的选手背后,都是无数个日夜的刻苦训练与不懈追求。而对于我们这些热爱斯诺克的人来说,正是这些真实、热血、充满希望的故事,构成了这项运动最动人的风景线。